Please select To the mobile version | Continue to access the desktop computer version

Electronic Engineer Discuss

View: 6124|Reply: 0

用防盗数据流来判断部件故障

[Copy link]

1294

Threads

1302

Posts

1302

Credits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Credits
1302
Post time 2016-12-23 09:04:42 | Show all posts |Read mode
大众 防 盗
一、 介绍
奥迪轿车的防盗装置主要有三种:防盗止动器(Immobilizer)、防盗警
报装置、元件保护(用于奥迪A4,A8 和C6 A6 )。其中防盗止动器的作用是防
止非法利用汽车自身动力将车辆盗走,通俗一点讲,就是防止非法启动发动机。
二、 防盗止动器的发展
a) 第一代防盗止动器,93 年
b) 第二代防盗止动器,97 年(应用于奥迪A6 1.8L 、200O 年以前生产的部
分A6 车型包括2.4L,2.8L)
c) 第三代防盗止动器,98 年(应用于奥迪A4、奥迪A6 1.8T 及2000 年以后
生产的奥迪A6 2.4L 、2.8L)
d) 第四代防盗止动器,目前&将来(应用于奥迪A8、C6A6)
三、 第二、三代防盗止动器的系统元件
1、点火钥匙(包括用户得到的所有钥匙)
2、仪表内的防盗止动器控制单元
3、点火开关上的读出线圈
4、仪表板上的故障警报灯
5、发动机控制单元(只有在第三代系统上才参与防盗码的计算)
四、 第二、三代防盗止动器的工作原理
1、第二代
2、第三代
五、 匹配方法
1、匹配钥匙:防盗止动器识别/写入SKC 和记录钥匙ID 的过程
17?Enabling pin(11) ?PIN(根据底盘号和防盗止动器识别码查得的密码)
?10 ?21?钥匙数量(最多为8)?退出到地址码状态?关闭点火开关?另一
把钥匙打开点火开关(警报灯闪灭1 次)再关闭?最后一把钥匙匹配完毕(警
报灯闪灭2 次)。
? 说明:
? 匹配前应查询故障存储并清除。
? 每把钥匙匹配时间不可超过 30 秒,否则匹配失败。
? 增加点火钥匙,须重新对所有钥匙进行匹配。
? 每次匹配,须对所有钥匙进行重新匹配。
? 如果车钥匙丢失,剩下的钥匙重新匹配一次,这样丢失的钥匙就不
能再起动车辆了。
? 装备第三代防盗止动器的车辆的钥匙,不能再与其它车辆进行匹配。
2、更换发动机控制单元后的自适应:
第二代防盗止动器:
17?10 ?00 ?确认并退出
第三代防盗止动器:
对于新发动机控制单元,01 ?Adaption channel 50(10 ?50) ?PIN ?确
认后出现底盘号?确认并存储底盘号?重新输入地址码01 ?查看屏幕上显示的
底盘号和防盗止动器识别码
对于旧发动机控制单元,01 ?Enabling pin(11) ?(旧的)PIN ?Adaption
channel 50( 10 ?50 )?PIN ?同上
3、更换组合仪表控制单元后的自适应:
装备第二代防盗止动器的:
适配所有车钥匙(使用新仪表的密码)
装备第三代防盗止动器的:
对于新组合仪表控制单元,17?匹配CAN 总线?Adaption channel 50( 10 ?
50 )?PIN ?确认后出现底盘号?确认并存储底盘号?适配所有车钥匙
对于旧组合仪表控制单元,17 ?Enabling pin(11)?(旧的)PIN ? Adaption
channel 50(10 ?50) ?PIN ?确认后出现底盘号?确认并存储底盘号?适
配所有车钥匙
4、同时更换防盗止动器和发动机控制单元后的自适应:
第二代防盗止动器:适配所有车钥匙(使用新仪表的密码)
第三代防盗止动器:
17?Transmit VIN ?输入底盘号并确认?更换发动机控制单元后的自适应?
适配所有车钥匙
? 说明:
? 所有钥匙(应答器)应更换。
? 进行其它元件自适应前,必须输入底盘号(17 位)到防盗止动器内。
? 只能使用 VAS5051 进行操作。
说明:1、四位码与七位码
四位码与七位码在本质上没有区别,实际上七位码是在四位码的基础
上经过一套公式换算得来的,这套公式中包含了日期和经销商代码两个因数,
02 - Interrogate fault memory
03 - Final control diagnosis
04 - Basic setting
05 - Erase fault memory
06 - End output
07 - Code control unit
08 - Read measured value block
09 - Read single measured value
10 ? Adaptation(匹配,4位码)
11 - Login procedure(登陆,4位码)
Transmitting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(传输底盘号)
Enabling (pin)(登陆,7位码)
Adaption channel 50 (pin)(匹配通道50,7位码)
这样查密码的日期不同,七位码要发生变化;经销商代码不同,七位码同样要
发生变化。也就是说,同一家经销商在不同的日期查得的密码是不同的,每天
都在变;同一天在不同的经销商查得的密码也是不同的。这样就要求5051 中的
日期及经销商代码不能输错,否则,查得的密码与5051 不对应,从而使匹配错
误。
现在,为了进一步提高奥迪的防盗安全性,一汽-大众不提供四位码的查询,只
提供七位码(包括第二代和第三代防盗器)。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在线匹配,也就
是匹配者看不到密码,整个过程都是由5051 在线完成的(包括第二代、第三代
和第四代防盗器)。
目前,在某些情况下还需使用四位码,如:更换第二代防盗器的
仪表时,需要使用新仪表上粘贴的新的四位码(原车的可以查到的七位密码作
废)。而四位码与七位码在5051 上的匹配通道是不同的,下面列出了四位码与
七位码匹配通道的对应关系:
? 10-50(四位)对应Adaption channel 50(七位)
? 11(四位)对应Enabling pin(七位)
2、密码的输入
输入密码时要注意更换哪个控制单元要进哪个控制单元进行匹配,特
别是当更换上一个旧控制单元(匹配过的控制单元)时,不要输错密码。
例如更换上一个在其它车辆上匹配过的仪表时,要进入这块仪表,读
出其存储的底盘号和十四位识别码,查得这块旧仪表的密码登陆,再根据要匹
配车辆发动机控制单元内的底盘号和十四位识别码,查得这辆车的密码进行匹
配。如果错误地进入发动机控制单元进行登陆和匹配,会将这辆车的底盘号和
十四位识别码被旧仪表内的存储值覆盖,从而也改变了原车密码,那么全车锁
都需要更换!
如果只是换上一块新仪表(从未在其它车辆上匹配过),注意不要
使用“传输底盘号(Transmitting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)”这个菜单
写入底盘号,否则会使这块仪表变成一块旧仪表,仪表内的底盘号和十四位识
别码不匹配,在一汽-大众的数据库中不会有这块仪表密码的记录。如果已经这
样做了,可以用以下方法试一试:进入仪表,用新仪表后面的四位识别码登陆,
再用这辆车的7位码进行匹配。
对于第二代防盗器,每更换一次仪表密码就会随之改变(新密码
就是这块新仪表后面粘贴的四位码),若新仪表后面的四位密码条丢失,就不能
匹配了。所以,第二代防盗器更换仪表后,一定要妥善保管密码条,其新密码
在一汽大众无法查得!
六、实例
现有一辆奥迪 A4 3.0 试乘试驾车,其底盘号为:LFVBA28E433001925。据销售
人员讲其仪表已经在多台车上使用过,目前通过VAS5051 显示的仪表内的底盘
与防盗识别码如下:
LFVBA28E133003132 AUZ6Z0C0039071
LFVBA28E433001925
而在发动机电脑中不显示任何的底盘号与防盗器识别码。
目 前 存 在 的 问 题 是 : 更 换 新 仪 表 后 , 无 论 使 用 ( LFVBA28E133003132
AUZ6Z0C0039071),还是使用(LFVBA28E433001925 AUZ6Z0C0039071)查出的7
位码都无法输入。
问题 1:A4 第三代防盗在操作方法上是否与A6 一样?
答:完全一样。
问题 2:此仪表是否真的属于本车原始仪表,通过上面信息是否可以查知?
答:此仪表属于本车原始仪表。通过第二排的信息可以知道,因为仪表
只要匹配过,最开始匹配的车辆的底盘号就会永久存储在这块仪表内。例如本
仪表第二排显示的底盘号:LFVBA28E433001925 永远不会被覆盖,证明这块仪表
最初是在XXXXXX1925 这辆车上作的匹配。
问题三:同一个仪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在多个不同车辆上使用?
答:原则上可以。
问题四:在多个不同车辆上使用后,仪表是否可以全部显示所有与之匹配过的
车辆底盘号?
答:不能。仪表只显示最初匹配的底盘号和最后一次匹配的底盘号与
防盗器十四位识别码。
问题五:每一个仪表防盗器十四位识别码AUZXXXXXXXXXXX 与不同车辆匹配后,
是否终身不变?
答:一直在变。每次匹配后会把发动机控制单元内存储的信息拷贝到
这块仪表内,包括底盘号和十四位识别码,将这块仪表内原来存储的信息覆盖
(但不能覆盖第一次匹配的底盘号,参见问题二、四),这就相当于拷贝了一块
与原车完全相同的仪表。那么这辆车的防盗码也就不会改变。从本质上来说,
一辆车的防盗密码对应的是这辆车仪表内存储的十四位识别码,十四位识别码
不变,密码就不会改变(四位密码)。
问题六:此仪表在匹配时该使用哪一个底盘号来查询密码?
答:应该使用LFVBA28E133003132 AUZ6Z0C0039071 来查询密码登陆,
再用LFVBA28E433001925 和在发动机控制单元内查得的十四位识别码来查询密
码进行匹配。
问题七:发动机电脑内为何没有底盘号与防盗器识别码显示?
答:奥迪 A4 发动机控制单元在刚进入的界面上的确没有底盘号与识
别码的显示。但是我们仍可以读到这些信息:进入08 阅读测量数据块第81 组。
凡是能够存储底盘号的控制单元,我们都可以读取81 组数据块获取相关信息。
问题八:该车故障应该如何解决?
答:参见问题六。
问题九:现仪表的配件编号是8E0 920 930S 是否可以和配件编号为:8E0 920
930SX 的仪表通用?
答:可以通用。关于两种配件编号不同是否可以通用的问题,可以询
问备件人员,或打电话咨询一汽-大众奥迪服务备件组。
通过以上信息可以确认,这块仪表和发动机控制单元内存储的信息是完好
的,可以对其正确匹配。在一开始提出的“用任何一组数据都无法输入”的问
题,关键是没有查得发动机控制单元内的信息,所以只能用旧密码登陆,而无
法得知本车密码进行匹配。
七、其他问题
1、如何判断防盗系统是否锁死?
答:当三次输错密码时系统会锁死。关于是否锁死和锁死时间可查看数据块。
与防盗系统相关的数据块有以下几组(以第三代防盗器为例,第二代防盗器可
查阅维修手册《奥迪A6 电气系统》):
进入仪表 17-08
022 组:第一区: 启动授权。1=yes;0=no(例如防盗钥匙没有匹配或匹配错误,
或者发动机控制单元编码错误或损坏)
第二区:发动机控制单元应答。1=yes,不管发动机控制单元是否授
权;0=no,例如发动机控制单元被关闭。
第三区:钥匙状态 OK。1=yes,不管钥匙内的固定码是否经过授权,
只要可以读出一个形式上正确的收发器固定码;0=no,例如无法读出一个形式上
正确的固定码。
第四区:适配的钥匙数量。1 到最多8 把。
023 组:第一区:交换码授权。1=yes;0=no,例如,交换码没有被授权(钥匙
内存储的用于计算交换码的公式与仪表内存储的公式不同)。
第二区:钥匙状态(是指钥匙内的应答器)。1=钥匙内的应答器被锁
止,例如钥匙内计算公式不能被更改,钥匙不能再匹配到其他防盗系统;0=钥
匙内的应答器没有被锁止,例如钥匙还没有和仪表匹配过(也就是指新的备件
钥匙)。注意:这和密码输错的锁死不同。
第三区:固定码授权。1=yes;0=no,例如:钥匙应答器内的固定码没
有被授权。
第四区:防盗止动器的状态。4:新的;售后服务供货状态(备用组
合仪表);5:已锁止;已在售后服务中编制了适配数据;6:防盗器已经进行了
匹配;正常功能状态;7:钥匙适配有效;用检测仪适配钥匙。
024 组:第一区:组合仪表锁死时间表示:在经多长时间,才可在组合仪表上进
行登陆,在登陆时(钥匙或组合仪表自适应),如密码三次输入错,控制单元将
被锁止10 分钟。0-255 分钟
第二区:发动机控制单元锁死时间表示:再经多长时间,方可通过发
动机控制单元进行自适应,当密码在自适应通道Adaption channel 50 中三次
输入错,那么控制单元将被锁止10 分钟。0-255 分钟
第三区:应急打开锁止时间表示:再经多长时间,才能通过组合仪表
的菜单功能输入密码(无5051 时的应急功能)。如果密码三次输错,那么控制
单元将被锁止10 分钟。0-255 分钟
第四区:应答器识别锁止时间表示:再经多长时间后,该识别功能又
生效。当用一把未授权的钥匙连续20 次开门时,其锁止功能即被启用。0-10 分

注意:第一区和第二区的锁死时间在每三输入错误后增加一倍。
025 组:第一区:CAN 与发动机控制单元的通讯。1=正常;0=不正常,即防盗器
控制单元与发动机控制单元在适配钥匙时无法通讯。
在匹配过程失败后,请首先查阅以上各组数据块!
2、在装备第二代防盗器的车辆上安装第三代防盗器仪表后显示不正确,是什么
原因造成的?
答:如果显示不正确,如:转速表无指示,各种警报灯亮起,可以将17-10-60
通道的值改为0。
目前,一汽-大众不提供第二代防盗止动器的仪表,所以只能装备第三代产
品。第二代的数据都是通过单线传递的,第三代使用了数据总线。如果将60 通
道值设置1025 或1027,则系统要求通过总线传递数据。而实际总线不能使用,
造成信号中断,从而在仪表显示中会出现错误。所以将此通道值改为0 即可。


Reply

Use magic Report

You have to log in before you can reply Login | Register

Points Rules

Dark room|Mobile|Archiver|Electronic Engineer Discuss

2024-3-29 09:42 GMT+8 , Processed in 0.145711 second(s), 21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Quick Reply To Top Return to the list